中山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3章耕地和粮食(第1页)

“粮食,粮食是重点。”叶关少将是跟法国人谈判的主代表,李衡不得不多次提醒他。

对李衡来说,机器他也要,粮食他也要。

随着人口的增多,粮食的压力也逐渐增大。

以前两三万时,还能通过及时外购解决,现在眼看吃先锋军皇粮的人口要突破二十万了,就连外购粮的运输都难解决。仅仅先锋军内部一天就消耗二百多吨粮食,先锋军这么长时间了才凑够一百辆卡车,如果都用卡车运,全部调去运粮才够用,可油料到哪里去找粮食到哪里去运

之前的中南半岛还是大量出口的粮仓,比如缅甸,二十年代年出口大米就过三百万吨,泰国更是常年出口大米。得益于气候和环境,老挝粮食产量也不低,不够主要集中在中下寮。

“老挝的第一大粮仓在沙湾拿吉平原,还大部分没有开出来,可惜离我们还有二百多公里。老挝的第二大平原是巴色平原,在南边的下寮,离得更远。”李衡有些惋惜。

“我们不能再向南了,再向南攻,那狭长的地形缺少纵深,很容易被敌人两面夹击。”这些资料本来就是赵易的,但这些地方先锋军是鞭长莫及。

“我们现在可耕土地面积也不小,但大多数没有开出来。”李衡摊开结合后世地图和现在的统计数据绘制的农业地图道,“开度最高的是万象平原,这也是老挝的第三大平原。整个万象平原面积过5o万公顷,算是老挝比较繁华的地区,但大部分耕地还是没有开出来。

在它的东边就是北汕平原,面积约65万公顷,开利用还不到十五分之一。幸亏我们想南突进,占了波里坎赛省的这部分精华之地。和万象平原一样,这里也是河流众多,土地肥沃。

在川圹地区的查尔平原和班班平原,也各有5万公顷的土地,适合开耕地,都基本没有利用。

还有琅勃拉邦谷底,利用率比其他地方稍高一点,但这3千公顷利用的还没有过四分之一。万荣那边也能开出3千公顷。

真要把这些都充分利用起来,粮食年产量过一百万吨很轻松,二百万吨也问题不大。”

“这么多土地,可不都是来种粮食的。”叶关在旁边插话道。

“现在这个时代,城市用地很少,工业用地更是极少。就算这些土地半数挪作其他用途,剩下的种植粮食,年产百万吨也不成问题。这个时代的亩产太低了,我们只要稍用点心,就能达到1公顷3吨的年产量。现在江南很多地方的水稻亩产量都能过2oo公斤,这还是一季的产量。按照1公顷15亩,这可不是减尺缩水的亩,一季产量3吨并不夸张,更不用说这里很多地方可以一年两熟了。”李衡已经调查收集了很多相关资料。

“那为什么我们现在粮食不够呢我记得你说过南塔和芒新等地土地都不错啊”叶关平时真没有在意过这些,他事情一大堆,每天脑子里都感觉塞满了,就算是手下收集来的相关情报,按照情报等级和分类的不同,很多他只是一扫而过。

“芒新附近的孟新平原足有13万公顷,还有南塔附近的土地也能有4千,孟赛那边还有2千多公顷。这里我们开垦的早一些,已经开垦和利用了12万亩土地。另外孟洪、孟洪拉、孟拉等区域24万公顷,我们也已经开垦出了3万亩。还有丰沙里省那边,可开垦4千多公顷,我们驻守在那里的一个营,只开垦了不到1万亩。加上其他地方零散的土地,以及国内的耕地,我们现在共拥有耕地18万亩。”李衡点了点地图中的红色斑块道,

“这18万亩就算全部种水稻,水稻都亩产2oo公斤,一年两熟,也刚刚维持我们的粮食消耗。我们对周围的气候并不是很熟悉,种植庄稼需要各种数据,气温、降雨量、日照、季风,甚至虫害等,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全部种上粮食。这些土地也不全是高产田,有些也还需要种植甘蔗、烟草、木薯、棉花等经济作物。”

“我记得玉米、地瓜、土豆等作物的产量还可以”叶关问道。

“这些高产作物一共才种了多少亩这18万亩很多是刚开垦出来的,还赶着雨季种上了水稻,粮食丰收需要等雨季过后。再说了,我们之前的分田政策,也让不少土地没有及时种上,撂荒的不少。”李衡不由对赵易抱怨道。

以前新开垦的土地是先锋军公产,统一安排耕作。现在过半的土地已经被按军功分下去了,成了私田。那些获得了田地的军人需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没人来种地。

先锋军本来就人少,没有多少多余的劳动力。那些军人又没时间自己耕作,招呼亲友的信件出去了,现在还不一定收到,就算收到,亲友过来也要到下半年。田地少的,自己呼朋唤友也能种上,田地多的,或者稍懒惰一点的,错过了农时,土地有不少就荒废了。或者种上了来不及管理,依照南洋地区荒草的疯长程度,亩产怎么也高不了。

“粮食缺口多少”赵易沉吟道。

“雨季后要看根据地上粮食产量如何了。我们新占土地上的粮食可以征收不少,但开垦土地,还需要等到下一季。据历史记载,以后两年容易闹粮荒,我们需要储备一部分粮食,应急用。另外,移民数量未定,谁知道需要多少人的粮食让我说,粮食多多益善。我们不能跟国内抢粮食,只能从法国人这里下手。”李衡也难统计数量,主要是因为移民数量不知,需要储备粮食。

二战局势未定,谁也不敢保证先锋军能安安稳稳的种田,储备粮只能高不能低。

“手中有粮心不慌啊我们粮食还是需要自给自足,自力更生,这样才不怕别人的封锁。”赵易点了点头道,“开垦新的土地,需要更多移民,移民多了,又需要更多粮食。形成良性循环,恐怕先得满足这半年来的粮食缺口啊。”

要自己种地,还得解决分田和移民的问题。

“我们可以采取合作社的方式,或者合作农场的方式。”赵易斟酌道,苏俄的集体农庄肯定不能提,也必须尽量避免把二者联系在一起,“把士兵们手中的土地租给他人来耕种。这个租种人不能是随便找个普通人来耕种,应该由政府组织出面,以集体农场的形势耕种。必须保障士兵们的权益不受损害,也必须确保土地得到有效利用。”

“集体的容易效率低。”叶关嘀咕了一声,他在后世见多了挖集体墙角的事。

“新到一个陌生环境,还是集体的更容易凝聚人心。我们需要凝聚移民的人心,也需要培养他们的集体性。没有集体的行动,如何大规模开荒,如何兴修水利在这样的蛮荒之地,只靠个人的力量很难存活。”赵易感触道,“从建立根据地起,我们的军队包括建设兵团,非战斗减员已经过了千人。民间从今年1月份算起,也有八百多人因为水土不服和疾病去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不熟悉当地环境造成的不必要伤亡。”

年前先锋军人数少,基本上又是军管,在先锋军这个大集体中,对内宣传各项注意事项及时,采取救助措施及时,因为疟疾等疾病和水土不服等因素造成的伤亡并不显眼。

过了年后,大量移民涌来,他们习惯了野草式的生长,在先锋军提出补贴福利前,根本不会找先锋军政府。他们很多根本没有在热带亚热带丛林地区生活的经验,被蚊虫叮咬,不注意饮食,这都带来了致命的伤害。

以后移民数量会剧增,若是不组织好移民的安全,恐怕伤亡数会更大,甚至引大规模的流行疾病。

“以后我们需要结合福利补贴制度,必须强制性的让移民上几节安全课,对安全卫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赵易决定下点狠招,否则移民开荒的代价太大了,“同时还需要加强集体的作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伤亡。移民若是自由散漫,就没法抱团求生,无论是针对大自然还是土人和洋人,集体主义是个宝。”

这一点,后世见识过集体作用的三人都认可。

“我们作为一个集体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很多事情都要从头开始。不说别的,还是说农业吧。二十四节气已经套用不上,甚至江南和广省的一些经验也不起作用了。土著人对大规模的种地也没有太多经验。”赵易继续道,“我们需要告诉移民的不仅仅是卫生安全,还得告诉他们怎么才能科学种田,科学的生活。生产、生活,柴米油盐方方面面的经验都得提前告知,教育引导。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摸索和探索,总结好经验,同时也需要借鉴当地土著人和洋人的一些经验,更需要更专业的人才。”请牢记收藏,&1t;

热门小说推荐
蜀山剑宗系统

蜀山剑宗系统

重生归来手握蜀山剑宗系统且看青稚少年,如何在浩瀚大千玄妙世界之中建立万界第一宗门蜀山剑锋之上白影孤立锁妖万塔之中群魔哀戚随手掷下一柄长剑,白眉身似鸿雪飘下从今而后,天下之大,不过蜀山之地...

团宠福星小作精

团宠福星小作精

gtp1tgtdivnetkquot1tgtahrefquotbeginquot1t立即阅读gta1t...

穿越之败家福晋

穿越之败家福晋

女主版大纲富察盈玥被脑抽的乾隆陛下赐婚给了十一阿哥,没错就是那个大清有史以来最抠门皇子守财奴爱新觉罗永瑆,富察盈玥累觉不爱于是决定,你当你的守财奴阿哥,我做我的败家福晋,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投桃报你

投桃报你

下一本开主动沦陷求预收~围脖求关注是菜紫不是菜籽中秋月圆夜,赶上季老夫人八十大寿,季宅连着三天开台唱戏。戏唱到第三天,季宗良回来了。小厮连忙赶去通报四爷回来了!四爷回来了!小姐少爷们纷纷...

恰逢雨连天

恰逢雨连天

通知开了个预收在你眉梢点花灯,1v1轻松文,应该是古言,不大确定,感兴趣的可以去我专栏收一下,65开文,谢谢啦柳朝明记得,初遇苏晋,是景元二十三年的暮春。那个时节总是多雨。他在朱雀桥边落轿,她...

玄幻:妖族少主请矜持

玄幻:妖族少主请矜持

白虎族少主一夕之间成了废物爹不疼小娘害流落在外命在旦夕运气好被金虎族君王捡回去当亲儿子养摇身一变成了金虎族高冷俊美的少主因一次意外化成幼崽被一个软糯漂亮的少年捡了回去本以为见面无期却因为有个离家出走的好弟弟再次见面认识了一群身份成谜的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